外观检查:每日启动机器人前,需仔细查看机器人本体、控制柜外观是否有损坏、变形,线缆有无破损、老化或松动迹象。如发现外壳有裂缝,可能会使内部电子元件暴露,易受灰尘、湿气影响,引发故障;线缆破损则可能导致短路,危及机器人运行安全。
运行状态监测:在机器人运行过程中,要密切留意其动作是否顺畅,有无卡顿、异常抖动或噪音。例如,若关节处发出尖锐摩擦声,很可能是润滑不足或机械部件磨损;动作卡顿可能是电机故障或控制器指令传输异常。同时,关注控制柜上的指示灯状态,正常运行时各指示灯应按既定规律亮起或闪烁,若有指示灯异常亮起,需立即查看说明书,确定故障类型。
清洁工作:定期清理机器人本体及控制柜表面灰尘,灰尘堆积过多会影响设备散热,尤其是控制柜内的电子元件,过热易导致性能下降甚至损坏。可用干净柔软的布轻轻擦拭,对于顽固污渍,可蘸取少量中性清洁剂,但需确保擦拭后无清洁剂残留。
机械部件保养
关节润滑:每隔一定运行时长(如 500 小时),需对机器人关节进行润滑。不同型号机器人关节所使用的润滑油可能不同,应严格按照设备手册要求选择合适润滑油。使用专业注油工具,将润滑油注入关节指定油嘴,确保各关节活动顺畅,减少磨损,延长机械部件使用寿命。
皮带及链条检查:定期检查传动皮带和链条的张紧度与磨损情况。皮带过松易打滑,导致传动精度下降;过紧则会加速皮带和相关部件磨损。链条若出现磨损、伸长或节距不均匀,可能造成运行不稳定甚至脱链。对于磨损严重的皮带和链条,需及时更换。
电气系统保养
电池更换:机器人内部部分存储记忆元件依赖电池供电,以保存重要参数和程序。一般每 1 - 2 年需更换一次电池(具体更换周期依型号而定)。在更换电池时,务必按照操作规程进行,防止参数丢失。新电池应选择与原电池规格一致的产品,确保设备正常运行。
电路板清洁:每隔半年或一年,打开控制柜,使用专用的电子清洁剂和压缩空气,对电路板进行清洁。电路板上的灰尘和污垢可能引发短路、接触不良等问题。清洁时需小心操作,避免触碰电路板上的精密元件,防止静电损坏。
电气连接紧固:定期检查控制柜内各电气连接点,如接线端子、插头插座等,确保连接牢固。随着机器人运行,震动可能导致连接点松动,引发接触电阻增大,造成电气故障。使用合适工具,按照规定扭矩拧紧连接螺栓,保证电气连接稳定可靠。
精度校准:机器人运行一段时间后,由于机械磨损、环境因素等影响,其运动精度可能会下降。因此,需定期(如每年)进行精度校准。使用专业的校准工具和软件,按照校准流程对机器人各关节、坐标系等进行精确测量和调整,确保机器人在执行任务时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精度,提高生产质量。
大客户经理:占俊峰
联系电话:13915424819
18963667288
机器人事业部:王小勤
联 系 电 话 :13915424819